 |
暱 稱: |
Bruce |
性 別: |
男 |
居住地: |
台北市 |
|
中山區 |
主 題: |
1734 篇 |
回 應: |
1948 篇 |
|
發表時間: |
2010-06-03 06:52:16 |
From IP:61.31.163.112 |
近來有許多客戶問到鐵人賽場上為何大多數選手喜好使用高框板輪、刀輪及牒輪的問題,實際上這與鐵人賽的自由車分項的競賽特性(與平坦路況較多的公路個人計時賽幾乎相同)有關,故捨去了公路賽團隊戰術與集團前進所帶來的巡航效能,輪組的滾動慣性與前進阻力相對於鐵人賽自由車成績的影響就更加重要了,小弟在此概述淺見如下:
◎ 輪組的旋轉前進慣性:
1. 輪組的慣性取決於輪子的旋轉離心力量,最重要的就是輪圈與輪胎的重量,也就是輪組最外圍的配重比,輪子的相對離心力量越大者,前進慣性越佳。 2. 慣性越大的板輪,騎乘到較高速時,會有一種車子被帶著前進的感覺,所以相對此時的踩踏輸出效率是最佳化的狀態。 3. 輪組外圍配重比愈高,加速反應愈慢,但加至高速後前進慣性愈佳;輪組外圍配重比愈低(重量相對較集中於中心),加速反應愈快,但前進慣性愈差。 4. 高轉動慣性的輪組不利於變化多端的山區地形,或者是集團速度不時改變的狀況,也不適合需要終點前立即衝刺加速的公路車賽。
◎ 輪組的前進阻力(包含風阻及滾動阻力):
1. 輪徑越大,旋轉時的受風面阻力越大。 2. 輪徑越小,地面滾動阻力較大。 3. 車胎越細,風阻及滾動阻力越小。 4. 扁鋼絲比圓鋼絲風阻小,板輪比寬型輪圈風阻小。 5. 輪胎胎壓越高,與地面接觸面愈平滑(如光頭胎),滾動阻力較小。 6. 輪框及輻條愈硬調(剛性高),滾動阻力較小。 7. 刀輪比鋼絲板輪的風阻小(旋轉時鋼絲產生的渦流導致);其滾動阻力也較小(刀輪剛性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