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暱 稱: |
Bruce |
性 別: |
男 |
居住地: |
台北市 |
|
中山區 |
主 題: |
1734 篇 |
回 應: |
1948 篇 |
|
發表時間: |
2014-03-09 23:31:57 |
From IP:220.133.131.20 |
傳統的耐力運動(如:馬拉松、鐵人三項、長泳...等),由於並無較即時、好攜帶、讓運動中的胃能適應、吸收轉換迅速的補給品,故選手們大多使用肝醣超補法、或將調製成的特殊飲料事先放置於水站的方式補充賽中燃燒完的肝醣,現今許多運動生理實驗室已經研發出多種耐力運動能量補給品可供利用,小弟依自身測試多次的經驗提供建議使用時機給大家參考,也鼓勵大家依自身體質狀況於訓練時多做測試,必可得出適合自身的使用方式:
◎ Energy Bar(能量棒): 1. 在無法於比賽前2小時食用一般早餐時,當作代餐使用。 2. 若為餅乾狀之固體能量棒,建議於賽前一小時前食用。 3. 若為果凍狀之能量棒,則可於賽前30分鐘食用。 4. 依個人食量及適應狀況,建議吃進200~300大卡之量。
◎ Energy Gel(能量果膠): 1. 賽前若已使用早餐或能量棒,身體事先儲存足夠的肝醣能量,依運動強度可以延續約1.5~2小時無須補充碳水化合物。 2. 1.5小時後,可依運動強度(強度越低,脂肪燃燒率將愈高,肝醣需求較低)每30分鐘(高強度)~45分鐘(中低強度)補充約100大卡之Energy Gel能量果膠。 3. 距離更長、時間更久(超過5個小時)之耐力運動,建議可搭配果凍狀之能量棒交替使用,以免造成胃部不適現象!
◎ BCAA(支鏈胺基酸): 1. 人體每小時最多可以吸收約2,000毫克之BCAA,故無論何時使用,一次不需超過2,000毫克(多餘的人體無法吸收將直接代謝)。 2. 運動前(預防)、中(除酸)、後(恢復)皆可使用。 3. 跑步時建議使用膠囊、錠狀或粉末包裝易於攜帶為佳,於水站時機服用,自行車運動則建議使用BCAA沖泡飲料,至於水壺中於飲水時補充為佳。
相關連結:http://www.irun.com.tw/product/product-list.php?categorysid=47
|